首页>> 政协文史>> 河源文史
望郎回 刀光剑影与脉脉深情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18-01-11 21:45

望郎回 刀光剑影与脉脉深情

河源名山录之望郎回

 p1_s.jpg


望郎回属丹霞地貌,山色赤褚,虽然不高,仅80余丈,比高百余丈的梧桐山矮了不少,但四周险峻,非攀山高手不能上也。 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驱车从市区北面的高速公路向北驶去,与望郎回“背道而驰”,其便知道自己正在远离河源市区,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行驶在高速路上,望郎回的“倩影”渐渐清晰起来,行者便忍不住轻舒一口气,安下心来:望郎回到了,家也就不远了。

  望郎回属丹霞地貌,山色赤褚,虽然不高,仅80余丈,比高百余丈的梧桐山矮了不少,但四周险峻,非攀山高手不能上也。在很多年前,大概是要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望郎回山还不叫这个名字。据清同治版《河源县志》记载,望郎回叫密石。那时候白岭头尚属东埔管辖,1997年撤销东埔镇设立源西街道办事处后,白岭头才从东埔划到了源西(《源城区志 1988-2003》)。


  这座与其它山不同的丹霞地貌大石山,向来十分惹眼,在它身上,发生过一些真实的事件和传说,有些传说脉脉深情,感天动地。


  望郎回归,女子化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在源城北郊地区,有一座很秀气的褚红色石山,从一带平地上突兀而起,石山峭立如壁,高不过百余公尺,侧面望去,好像一位女子静静地、坚忍地、执拗地伫立在那里南望等待。这便是河源著名的望郎回。


  望郎回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山头日日张望,望穿秋水,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她用尽了一生的时间等待夫君,一生不够,千年足否?


  望郎回是座有神奇传说的石山,这个传说,不知始于何时,哀婉凄美,百转千回。望郎回的传说,已列入我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津渡口一见钟情


  这个故事要从一次意外邂逅说起。一见钟情的爱情,总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也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这座石山下面,曾有一个村落,村里有一户穷人家,户主名叫白阿苦。阿苦有一子曰白少郎,长得又帅又高又壮,且勤劳勇敢,是一把劳动的好手,村里人都对少郎交口称赞。


  白阿苦租种着本地财主万利贵的一块田地,父子俩相依为命。吃着粗糙的饭食,少郎长大了,到了婚娶的年龄。


  那天,少郎挑着白岭头山上出产的绿色无污染山果,到河源城赶墟。谁知河源城是东江重镇,南北山货、各色水果汇聚此间,又多又好,少郎直到太阳快下山时才将山果贱价卖完。天黑之前,他必须赶回家,不然河源城就会关城门,相传山上有老虎出没。少郎晃荡着空担子,健步如飞,往龙津渡埋头苦赶。


  这龙津渡是河源城与北边县区的主要水上交通渡口,日日人声嘈杂,鸡鸭狗也会叫个不停。回龙古岭、平陵、忠信、顺天、灯塔、骆湖、船塘、上莞及双江、涧头、南湖来的贩夫走卒、人马轿舆,很大一部分要在龙津渡过河,到达河源城。


  这不,船来了。少郎从人群中一个箭步上了船,一心想回家。突然一阵惊叫:“有人落水了,有人跌落水了!”


  少郎一看,翻腾的江水里,一个穿着淡青色布裙的年少女子正在奋力挣扎。少郎来不及多想,扔了箩筐,一头扎进水中,将女子救了上来。


  原来,这女子名叫金凤,也是白岭头村人,是随母亲出来逛墟问卜的。少郎听得金凤莺声呖呖,又见她长得十分好看,一时惊呆了,连金凤母亲上来道谢都没听到。金凤妈见状,心里暗喜,她早知道少郎是个农家好手,性情又好,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因是同村,三人一路同行,两个青年心里,更是心心相印了。


  两家自此便频繁往来,不久央了媒人,两家结成了秦晋之好,小两口贫寒之中两情绻缱,一家和睦,小日子过得很舒心。


  然而,一桩坏事让白家家破人亡。


  霸道地主计抢民女


  “大爷,黄猄在这!”“大爷,我打到黄猄了,嗱,这黄猄就是大爷打的!”


  金凤正在菜地里收割空心菜时,听见许多乱糟糟的声音,谁呢?她半抬起身子张望了一下。


  “啊,这是谁家美人?”被围在中间的一个胖大黑汉正好望见那女子,相比之下,家中那几个妻妾登时在他心里成了老丑婆娘。


  这是白阿苦的东家万利贵,这天带着家丁与恶犬上山打猎,不想迎面看到荆钗布裙的金凤,虽不施脂粉,却别有一番纯朴天然水灵。


  这些家丁、师爷全是人精,见老板两眼发直说不出话,都知道了老爷的心事。师爷嘴快,马上朝金凤一瞪老鼠眼:“你们家主是白阿苦吧,他在不在?我们是来收租的!”万利贵一愕,转念一想,马上满眼凶光:“你们白家祖上欠下九十九石九斗九升谷子,限你们三天内归还!还不了就把你拉去抵债!”


  金凤大惊失色,急忙回家掩上门。万利贵一伙吵吵闹闹的,猎也不打了,急着回府去想法夺取金凤。


  白阿苦听了金凤的转述,心凉了半截,他从来也不曾听父亲讲过这笔债。他不等儿子少郎回来,径直去找万利贵理论,结果被痛打一顿,几乎当场丧命,回到家里又气愤难平,不几日就咽了气。少郎夫妇哭得天昏地暗,穷哥们瞧着莫不流泪。


  报仇保妻逼上梁山


  少郎掩埋父亲的尸体才两天,家中愁云未散之际,万家师爷带着几个家丁又来催那子虚乌有的债了,并恶狠狠地道:“你七天内如果还没还钱,就把金凤押到万府抵债!”


  俗话说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为给父亲报仇,保住挚爱的妻子,少郎一怒之下,提着半桶松节油,趁月黑风高将万利贵的房子烧了。少郎放火后自知不能在此立足,只好将金凤托附给伯父伯母,自己“过番”谋生。


  临行前夫妻相拥,依依不舍,生离死别让他们痛苦异常。第二遍鸡啼了,天快要亮了。少郎紧握着金凤的手说:“你等着我,我会回来的。”说罢,少郎毅然而去。


  日日望郎一朝化石


  且不说少郎如何风雨兼程路三千,只说金凤自少郎走后,每日天刚蒙蒙亮就爬上家门附近的巨石上遥望东江,一心只等少郎归家团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等得形容消瘦、眼枯泪竭。那石山虽坚硬,也被她走出了一条路来,那山顶站立处竟也深深陷下了两个脚印……


  “望郎回,望郎回,朝朝望郎郎不回。孤儿三尺,形单影只,冬愁风酸,夏愁日赤。南山云连北山雨,一样人间两样土。望郎回,几时回,东海会有西归水,妾作石人甘烂死。”


  一日,金凤爬上巨石凄声大喊:“少郎少郎回来吧!”喊声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凄厉。万里晴空突然电闪雷鸣,金凤的喊声戛然而止,刹那间金凤化成人形石山,仿若一位美丽少妇引颈望夫归,不断发出无声的呐喊:“少郎回来吧!少郎回来吧!”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从此,这座金凤化成的石山被当地人改名为望郎回。


  俞大猷


  辗转河源、连平计擒“贼”


  这个凄婉的传说,令许多人对望郎回产生了兴趣,经常呼朋唤友,相约攀爬。但望郎回仍未开发,只有一条小路能上山,且山路崎岖不平,树木茂密,杂草丛生,较为艰险。


  从山脚遥望,在山腰石壁处隐约有字迹。对,你没看错,这是记载明代名将俞大猷400多年前在河源擒获山贼李亚元后留下的摩崖石刻,被发现于2009年。


  河源、连平发现内容相似摩崖石刻


  望郎回山势甚险。清同治版《河源县志》记载,密石(即今望郎回)高80余丈,从后面望,如鹰如隼,从前面望,如同席帽。席帽是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而更高更陡,四沿垂下,可蔽日遮阳。石上平坦,可以居处,四围险阻,“寇乱时多避于此”。因为地势险要,山贼、土匪常在望郎回上躲避官兵搜捕。


  “望郎回”上有摩崖石刻的事情,也流传于当地人口中。早在1995年,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曾带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寻找,但因为当时通往望郎回的山路找寻不到,峭壁难攀,四处都是长势极盛的草木,黄东等只好在山脚遥望,只是见到山腰石壁处隐约有字迹。趁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机,黄东等再度前往望郎回寻访摩崖石刻。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们在海拔272米处的山腰上找到一处摩崖石刻,并在峭壁上搭建竹架,进行了现场考查和拓片。


  该石刻共50个字,整体高1.6米,宽3.5米。其字体为正书,大小平均每字约20平方厘米,刻入石壁约2厘米深。由于望郎回属红砂岩,经过四五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石刻部分字体已模糊,但基本可辨,为“明总兵都督俞大猷、副使张子弘、参议许公高、游击魏宗瀚,统督士官兵,剿灭叛贼李亚元等二万余众。五月书笔。某某师谨识”。


  这些石刻内容,竟与1983年在连平县田源镇发现的水西摩崖石刻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连平摩崖石刻上加了一句话,即俞大猷他们灭贼已尽,要班师回朝了。


  俞大猷剿灭的李亚元何许人也?广东山民,“河源剧贼”,生活在新丰、隆街一带,与朱廷福等聚众数万,分别以长吉(今连平县隆街镇)十八洞为根据地,活动范围包括河源、龙川、翁源、英德等地,作乱历时十三年。


  440多年前的刀光剑影


  440多年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朝除了有俺答攻扰边境外,国内较大的农民起义有三桩,其中两桩发生在粤境,并与今河源辖地有关:一为广东和平县岑冈李文彪、江西龙南县高沙保谢允樟、下历赖清规等乘官军御击倭寇之时,相与结党,号为“三巢”,率部攻打附近郡县,占据广东和平、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诸县,“一应钱粮、词讼,有司不敢诘问。”是年八月廿一,南赣巡抚吴百朋派兵镇压。


  另一桩是源城区望郎回、连平水西两处摩崖石刻共同所载俞大猷平李亚元事。


  清乾隆版《河源县志》记载,李亚元、朱廷福等马蹄过处,“流毒甚惨”,开始时以截谷为名,慢慢发家,又到现在的上角、下角等地做坏事,还打算攻打河源城。他们选择了五岗险要的地方据为巢穴,联系长吉的盗贼,声势愈壮。当地官兵没法清剿,只得奏报朝廷,闲置的俞大猷才被起用。


  于是俞大猷率8万将士,兵分五道以进。乡民素为李亚元等所苦,自愿集中起来一起攻打李、朱,竟也召集了1300多人。攻到云溪时,此处四面有篁竹,丛林茂密,李亚元派弓箭手埋伏在这里,兵来箭射,官兵没法子靠近。于是有令,说先登入李朱大营的重赏三千金。小军官头目把总陈其可听说赏金丰厚,于是十分勇猛,奋力争先,其他人也在重赏之下成了勇夫,李亚元的老巢便保不住了。其他的小营盘,也被荡灭干净。计其时间,俞大猷出师才不过3个月。


  《明史·俞大猷传》、《明通鉴》等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河源剧贼”李亚元率部攻打河源、和平诸县,总督吴桂芳等调集十万官兵,分为五哨,报请朝廷,起用被解职闲居的俞大猷,让他统领官兵进剿。俞大猷用反间计生擒贼首李亚元,亚元死。俘斩一万四百人,夺回被贼劫持男女八万余人。


  此前受到降职的俞大猷凭此一役还职,授广西总兵官,并捧得平蛮将军印。


  俞大猷在望郎回和田源水西,各用剑刻了摩崖石刻,以基本相同的语言,将此事记录下来。水西摩崖石刻在连平县田源镇肖屋村东南约2公里处道旁的石壁上。


  俞大猷并不是个嗜血魔星,他对人民抱有很大的同情心。据《惠州史稿》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明朝派他的军队去‘围剿’河源、龙川、英德、翁源、从化、和平六县的数万农民骚乱,他却围而不攻,后来民食尽且死,俞大猷不忍,称病解围而去,被围农民得以逃回。到万历三年农民再度骚动时,俞大猷却因此受到弹劾。”


  望郎回山势奇特,风光宜人。站在此处,但念望郎回传说之凄婉,又遥想当年刀光剑影之险,心潮起伏,唯有望苍穹之悠悠,沐山风之萧萧,悠然心会而已。


  □本报记者 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