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河源文史
张其彬:一生追寻航天强国梦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2-05-11 10:16

p1_s[0].jpg

■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预科的张其彬。

p2_s[0].jpg

■1984年4月8日,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当天的张其彬(左一)。

p3_s.jpg

■“七勇士”:(上左起)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下左起)张其彬、刘启泉、佟连捷、徐虹。

张其彬(1935年—2014年),1935年11月出生于河源黄村三洞村,1955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称哈军工),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分配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66年10月27日参加我国在酒泉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的“两弹”(导弹、原子弹)结合发射试验。在试验的最后阶段,担任技术助理的张其彬和其他6名技术人员进入地下控制室,张其彬负责技术控制和测验;他先后参加和组织指挥东风二号甲、东风三号首次发射试验,东风二号甲定型试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我国第一颗定点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挖潜增程试验,参加跨国“金轮工程”的建设等,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及嘉奖11次。

黄村农家子弟,戈壁滩里追寻航天强国梦

1935年11月,河源黄村三洞村新添了一个小男孩。谁也没想到,长大后的他,竟然与中国第一枚核导弹成功爆炸有着那样密切的联系。

10岁的张其彬,背着简单的食品行囊,到10多公里外的小学读书。在寒冷的秋冬清晨,衣着单薄的他想了个办法,在路边烧热一个石头,用破布包上,捂在怀里带到学校当热水袋用。因为贫穷,他上完四年级就辍学了。1950年,张其彬上了初中。1955年,他高中毕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河源中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

张其彬立下志向,刻苦学习,脚踏实地,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高中毕业后,他立即报考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他考取了哈军工导弹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开始了为期7年的军校生活。在军校求学、训练的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事业基础。

1964年,29岁的张其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从哈军工毕业分配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授予中尉军衔。

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枚原子弹成功爆炸。

作为技术员,张其彬也参加了原子弹、导弹的结合实验。这次的原子弹虽然爆炸成功,但只能像投炸弹一样,用飞机把原子弹运往指定地点进行爆炸。当时,美国与苏联刚刚完成了两弹结合实验,已实现了用导弹运载,远距离发射核弹。中国在这个领域,尚是一片空白。

早在原子弹尚在研究时,中央专委在1964年1月就决定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开始导弹用核弹头的研制,并加快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步伐,力争早日用中近程导弹核武器装备部队。两弹结合实验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成立了15人的领导委员会。

1966年,中央批准进行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试验。试验地点,安排在地广人稀的西北戈壁滩。这是一次相当艰难的试验。为保证导弹弹道下方人民群众的安全,中央专委责成国防科委会同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兰州军区、铁道部、公安部及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做好弹道下方甘肃柳园地区1万多群众的疏散隐蔽工作。同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居民紧急疏散。

为什么要安排在陆地上试验?数十年后,张其彬回忆说,当时没有一个外国人到现场帮助,国际上还对中国进行了海上封锁,所以试验只能在陆地上——即自己国家本土上进行。中央决定进行的导弹核试验,任务是空前的,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国家做过“本土试验”。

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的张其彬乘专列秘密到达实验基地。天亮后,他起来一看,触目所及都是茫茫的砂石,能看见的植物只有一种叫骆驼刺的野草。

此时的酒泉航天基地刚刚建立,资源匮乏,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全靠外边运进来。3年自然灾害刚结束,粮食匮乏,科研人员只能靠吃窝窝头度日。

啃着窝窝头的张其彬,正步入而立之年。他胸怀报效祖国之志,对恶劣的环境并不发怵,一心只想按期完成任务。

随着试验准备工作的日趋完备,1966年9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两弹结合试验党委;10月7日、13日和16日,先后进行了3次成功的“冷”试验(不带核弹头)。两弹发射日期,定在1966年10月27日。

在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张其彬负责临时发射基地的建设、试验技术协调、编制发射程序。与基地其他的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

“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

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极其危险,一旦发射失败,地下控制室中承担这次发射试验任务的人员绝无生还可能,因此,地下控制室的在岗人数必须降到最低限度。

经过严格挑选,任务指挥部选出即将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史册的阵地“七勇士”:

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司令部参谋长王世成、二中队队长颜振清、技术助理员张其彬、加注技师刘启泉、控制台操纵员佟连捷、徐虹,负责在地下控制室操作发射。

地下控制室位于距离发射台地下约100米处,面积仅十几平方米,有一道厚厚的铁门与地面相通,地下室的墙壁上有16个电缆管孔,通过电缆与发射台上的导弹相连。

张其彬和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佟连捷、徐虹、刘启泉,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距离发射工位相隔160米的地下控制室。

进入地下控制室前,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向党组织递交了决心书(遗书),立下“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誓言。他们还准备了7天的水、食品和氧气发生器,一旦发射失败,他们还可以在地下室里坚持7天,以待救援。

27日上午8时许,大风果然和气象专家预测那样,离开了弹着区。计划可顺利进行,发射即将开始。现场工作人员总撤离,“七勇士”回到地下控制室,换上防护服。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聂荣臻进来看望他们并叫出了每一个人的名字。

8时45分,距离发射仅15分钟。张其彬和其他六位勇士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不断散发出热量,地下室气温超过40℃,而室外温度却在零摄氏度以下。

倒计时、发射,这些场面并不像电视和电影里演的那样,喊点火、按按钮,他们只是按照既定程序,拧动钥匙。

“七勇士”按既定分工,全神贯注地守在仪器前。8时59分,参谋长下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

“上午9时,核导弹起飞后,控制室里安静极了,我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直到弹着区传来成功的消息。那一刻真高兴啊!大家都哭了。”2011年6月,张其彬向《解放军报》记者王瑶、俞嘉回忆起47年前的那一幕。

《倚天——共和国导弹核武器发展纪实》一书,这样描写核弹成功发射的场面: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时,两颗绿色信号弹在发射场上空飞起。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命令,顷刻间,导弹托着核弹头腾空而起,垂直上升,程序转弯,向西飞去。几分钟后,导弹顺利实现头体分离,核弹头向罗布泊方向飞奔而去。9时9分14秒,核弹头准确地在靶心上空569米的预定高度爆炸,一个炽热的火球在漠海上空闪耀,随后,一圈彩环随着蘑菇云袅袅上升。”

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在罗布泊弹着区成功爆炸。

从此以后,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

“七勇士”的事迹,直到多年后才被公之于众;只使用过一次的两弹结合试验阵地,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其彬说:“它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两弹一星’精神像火炬一样代代传承,这正是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源泉。”

一生无悔,情系航天强国梦

张其彬一生无悔,情系航天强国梦。

从海军东海舰队到哈军工,从酒泉到西昌,张其彬先后当过战士、班长、学员、技术助理员、技术参谋、技术组长、技术室主任、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副站长、团(站)党委常委,兼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委员会委员、团(站)科技委员会主任、主任工程师,驻厂(所)军事代表;技术职称也由工程师一路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69年,张其彬参加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准备工作。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升天,张其彬担任阵地指挥员,也是第一位阵地指挥员。张其彬认为,东方红一号翻开了我国进入空间时代航天史第一页。

1970年,结婚才两年的张其彬奉命到四川西昌靶场勘测定点,设计施工,组建试验部队,着手建设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从酒泉到西昌,在数十年航天工作生涯中,张其彬先后49次参加和组织指挥东风二号甲、东风三号首次发射试验,东风二号甲定型试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我国第一颗定点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挖潜增程试验,参加跨国“金轮工程”的建设(1989年12月至1991年8月)等。张其彬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嘉奖11次。

这些荣耀,张其彬并不能及时与千里之外的妻子田绍华分享,他的工作性质要求他必须保密。1984年4月8日,张其彬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同步定点的试验通信卫星工作,荣立二等功,上了电视新闻,和他结婚16年的田绍华这才知道丈夫的具体工作。张其彬的父母和岳父母,直到去世,也只知道他是一名军人。

参与过数十次发射实验的张其彬,从没在地面上看过发射,这算是一个小小遗憾。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72岁的张其彬从天津赶往发射现场观看。山东卫视记者“捕捉”到这个好题材,发了一条题为《航天老英雄张其彬探望“嫦娥”一号寄予祝福》的电视新闻。

1985年5月,张其彬被调往二炮驻天津地区工厂军事代表室工作,后被留在北京参加某型号战略导弹挖潜增程的研究试验。1985年9月15日,战略导弹挖潜增程试验成功。1986年,张其彬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10月,他开始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4月,他从副军级岗位退休,定居天津。

树高千尺不忘其根

河源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航天英雄,英雄也从没有忘记家乡。1992年,张其彬从军后首次回黄村老家过春节,当地领导前来拜望。1993年,他获得河源市宝马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特别奖。1996年,张其彬到河源中学和河源市一中为学生作“航天人生”报告会。这年,他还携长子张宇航回到黄村,为其举办婚礼。

2014年11月3日,由市政协主办的《大漠壮士航天翘楚——河源籍中国导弹专家、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历史图片展》,在市文化馆开幕,展期90天。年已八旬的张其彬,应邀来到现场,这是他最后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43天后,他在天津逝世。

2015年,中国航天翘楚、河源航天英雄张其彬档案入藏省档案馆名人库。据了解,只有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方能入选名人馆,而当年入藏省档案馆名人库的名人只有500多人。

2015年6月,省档案馆举办了张其彬先生的档案图片展,许多市民慕名前去参观。

2016年12月,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先贤雕塑长廊里安放了32位客家先贤石像,被誉为“大漠壮士航天翘楚”张其彬是其中之一。

2019年,中国导弹专家、卫星发射专家、航天英雄张其彬故居重修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重修后的张其彬故居,将作为河源市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影响和教育更多河源人。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大漠壮士航天翘楚——河源籍中国导弹专家、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历史图片选集》《倚天——共和国导弹核武器发展纪实》《龙啸九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纪实》;罗坪《“敢死队”老人揭开“两弹”发射秘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