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主监督>> 社情民意
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建筑黄烈故居——“雅咏友济笃庆堂”的建议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0-01-07 17:53

 

 

第三十二期

(总第319期)

政协河源市委员办公室                2019年12月13日

 

 

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建筑黄烈故居

——“雅咏友济笃庆堂”的建议

 

历经百年,龙川县雅咏友济笃庆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闪耀着浓郁的人文地域特色,具有客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一些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同时还是“全国体育运动的开拓者”勋章获得者黄烈同志故居(祖屋),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亦属于红色文化。但由于长期空置,滞空失修,目前雅咏友济笃庆堂略有毁损破残,存在安全隐患,如再不采取抢救性修整,雅咏友济笃庆堂将消失在历史洪流中。

现就如何开展雅咏友济笃庆堂保护利用,弘扬客家建筑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加强加快对历史文化建筑、黄烈故居——“雅咏友济笃庆堂”的抢救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成立雅咏友济笃庆堂保护小组,设立雅咏友济笃庆堂专项维护修缮基金,专户专款专用。加快推进雅咏友济笃庆堂保护工作,明确雅咏友济笃庆堂保护利用目标(客家建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尽快进行保护修缮工作,留住这极具客家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遗产,并纳入到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

二、秉承历史。高度重视保护维修,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雅咏友济笃庆堂进行修缮、保养,做到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留雅咏友济笃庆堂的历史信息。

三、综合利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着眼传承和利用。力争把居住、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促进龙川县雅咏友济笃庆堂的保护和龙川的旅游发展。

 

附件:黄烈故居——“雅咏友济笃庆堂”简介

 

          (赖冬美、罗洪安、曾红莲、刘贤标  供稿)

 


附件:

黄烈故居——“雅咏友济笃庆堂”简介

 

雅咏友济笃庆堂,为典型的客家建筑,位于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梅东村村东,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黄吉堂、黄文轩两兄弟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兴建,于1888年建成入住。雅咏为“风雅地吟唱”,友为“友天下士,兄友弟恭,待人友善”(客家精神之一),济为“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1888年四月清政府曾赈惠州等属水灾,1888年前后全国各地发生地震、水灾等天灾),笃为“深厚”, 庆为“福泽”。整体释义大约为“风雅的吟唱,兄友弟恭,待人友善,救济、扶助生活困难或境况危急的人,祖辈功绩深厚,将福泽后世。”

雅咏友济笃庆堂坐南向北,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格式为三栋四杠两角楼,堂内共有13个厅堂、10个天井、54间房屋,回廊通道紧紧相连,布局严谨巧妙,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建筑结构为特殊土坯结构,土中(将刚挖好的质地特殊的黄泥堆放三个月,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而形成“熟泥”)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门前有禾坪,再前是半月形池塘,建筑原理是客家建筑的“阴阳”太极理论。步入正门,正厅大门正面两边墙壁上镶嵌有完整的通花石雕,工艺精细。

雅咏友济笃庆堂正门远处为层峦叠嶂的九龙山,东边远处为俊美的玳瑁山,西边远处为自南向北流的梅东河,堂后面为茂密的竹林。四周环境清幽,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独具风格,具有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客家文化历史传承价值和极高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价值。

雅咏友济笃庆堂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是“全国体育运动的开拓者”、原八一体工队队长黄烈同志的故居(祖屋)。

黄烈(1915.08.02——1987.11.02),原名黄清筌,广东省龙川县通衢镇梅东村人, 1931-1932年担任中国篮球代表队队员,1933年考入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是军队少有的科班出身的老体育工作者。1936年,黄烈因看到《共产党宣言》而立志参加革命。后到达延安,之后参加革命,因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而改名黄烈。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时候,黄烈被调到抗大总校三大队二分队,不久就当了班长。在瓦窑堡开荒种地时,由于他吃苦耐劳、以身作则,所在班被评为模范班,自己也被评为劳动英雄。党组织的教育加上个人的努力,他在政治上进步很快,于1939年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期间,贺龙发现他有体育专长,便让他担任战斗篮球队的队长,做到了“山那边打仗,山这边打球”,并于1942年9月延安体育运动大会闭幕后受到毛主席接见和称赞,后获得朱德同志赠与锦旗一面——“疆场勇士,球场健儿”(现在军事博物馆)。1950年2月,叶剑英主持制定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作战方针和战役计划,黄烈被任命为华南军区司令部叶剑英办公室副主任。5月1日,我军解放海南岛。解放后,黄烈成为贺龙同志的得力部下(贺龙元帅曾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1952年担任八一体工队大队长,并于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在任职期间,培养出陈镜开,使国家得到了一名9年10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冠军。1953-1957年八一队三大球5个队连续5年获全国冠军。

黄烈在几十年人生旅途中也经历了颇多坎坷,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显示出他对党的忠诚。解放初,他父亲被错误镇压时,他正担任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免不了要受到一些牵连。但他相信党,相信组织,正确对待。几十年时间里,对党忠诚,努力工作,思想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在他和贺龙元帅的关系上做文章,使他离开工作岗位,到广东佛山闲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的忠诚,拖着久病之身,不计名利,“不待扬鞭自奋蹄”,不要报酬,不讲条件,千方百计做有益于人民的工作。他帮助基层组织体育活动,为基层运动队伍的建设出主意、想办法,物色人才,在他主动争取下,多次千里迢迢到北京,为国家体委义务帮助工作。那时,他白天工作晚上写作,专著《篮球》和《足球》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完成的。1975年6月9日,在贺龙元帅含冤逝世6周年的日子,党中央在八宝山举行一个小型非公开的“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黄烈同志参加了仪式。当年的骨灰安放仪式,要求对外保密,只有极少数亲信的人才能参加。周总理抱重病出席仪式,并代表党中央致悼词。

粉碎四人帮之后,黄烈被国家体委邀请到北京主持我国第八届亚运会代表团田径队的集训。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身患多种疾病,但还是只身和运动员住在一起,白天泡在运动场上,晚上找教练员、运动员谈心,做思想工作。为了解决集训中的一些具体困难,他跑机关,找领导,八方求援,为了给运动员疗伤治病,他通过自己的关系到处求医找药,昼夜奔忙。他的工作精神、民主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国家田径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在这次亚运会(1978年,曼谷亚运会)上,以黄烈为领队的田径队终于取得了12项冠军,第一次超过了之前一直连贯的日本队的金牌数(日本当时是10块),完成了田径运动员的宿愿,为祖国争了光。同年(1978年),黄烈被提为副军级干部。

黄烈对党的一片忠诚,对体育的无限热爱,在工作中的忘我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对他的高度评价,终于使他在离职9年之后(1979年),重新恢复了职务,并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担任了足球、篮球、排球协会副主席,老年体育协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等职务。在此期间,其带领八一篮球队击败美国国家队(当时的那个队正是赫赫有名的穆铁柱的所在队);中国女排获得5连贯,其中3人来自八一队(包括郎平);出版《八路军战斗队》《谈我国篮球运动的几个问题》《体育游戏200例》《谈足球训练的几个问题》等四本书;并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近200篇。

黄烈同志于1984年车祸受伤后久病在床,1987年去世。他去世后,他的家属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祖国的运动场上,这是一位终身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奋斗的战士。生前,党和国家授予他一枚“全国体育运动的开拓者”勋章,死后追升为少将,以表彰他的卓著功绩。

(黄烈事迹由黄烈亲属整理提供,百度词条、搜狗词条均有散见黄烈事迹,“广东篮球”刊有黄烈事迹,鲁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1960年晋升大校衔)、刘天鸣著有《忆八一体工作队的老队长黄烈》,龙川登云镇留存有黄烈同志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