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推动我市经济再上新台阶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0-06-18 10:03

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推动我市经济再上新台阶

赖路宇(市政协委员)  


由于社会分工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由“人口数量红利”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将转为“人口结构红利”实现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而职业教育是“人口结构红利”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之一,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者,我市职业教育近几年来有长足发展,也是顺应教育改革,打破“重学历、轻技能”,特别是我市作为劳务大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有必要,在此背景下,提出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思路,要求优化教育结构,逐步降低职业教育成本,以更好地推动当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的优势分析

(一)职业教育知名度高,职业教育体系健全。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学校和在建的广技师等4所职业学校,在粤东片区乃至全省是职业学校较为集中的市之一,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其中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3个省级精品专业,综合教育实力雄厚。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汽车维修、车工、电工等技术门类专业,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优秀人才。此外,本区职业院校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二)工业基础初具规模,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近年来,江东新区、源城、东源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河源市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工业发展基本面较好,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企业壮大,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随之提高。这就客观上为河源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河源处于广、深、莞、惠四市2小时经济圈内,与梅州、汕尾相邻。这不仅有利于其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生源较为稳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劣势分析

(一)职业教育大众认可度低,处境尴尬。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末流教育,是正常升学目标难以实现时的无奈选择。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存在歧视职业教育倾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生源质量低。

(二)校企合作缺乏政策保障,机制不畅动。目前,我市缺少全市性的校企合作政策,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普遍管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

(三)经济基础薄弱,本地生源流失率高。河源属于欠发达地区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度,严重影响了河源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关于打造粤东片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议

(一)树立品牌,将职业教育做强做大。一是职业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品牌,有自己的拳头专业和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在国家大力推广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改善办学条件,严把招生质量关,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工作,从源头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专业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四是在课程设置上因材施教,对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技能训练与文化基础课程应有侧重,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提高职业教育地位,获取大众的认同感。一是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功能,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二是合理调整和控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比例,最大程度地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积极提升学生质量;三是加快用人体制改革,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职业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建立职业岗位激励制度,激发职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出台《河源市校企合作条例》,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依据。一是建立“政策、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及经费保障等规定,在购买服务方面进行“破冰”,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校企互动双赢,丰富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挖掘企业潜力;二是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三是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机制,实行“订单”教育模式,定向培养技工人才,针对企业人才规划的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成企业冠名的学习班,学习借鉴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东风标志培训中心,组建定向班,联合开发教材、共建实训基地,走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

(四)保障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在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待遇。我市要创新财政预算体制,提高职业院校外聘教师待遇,允许职业院校留出20%左右的岗位聘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财政每年从预算中拨出资金购买该部分兼职教师工资,且这部分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政府不承担其退休养老等支出,既减轻了财政负担,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