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政议政>> 专题视察
关于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城市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09-02-17 03:43

关于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城市管理

情况的视察报告

  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文明河源的重要举措。为了积极配合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8月28日,市政协组织2个视察组,在王志红副主席和钟木邦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常委,并邀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有关领导参加,分别对我市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视察组实地视察了市区长安路、路北生活小区、源城区化龙路步行街和源城区中心市场,召开了由工商、城管、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市区城市管理及市场管理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9月21日召开的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议对视察报告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市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视察过程中,常委们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区城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创建省文明城市为动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秩序和市场秩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管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大力开展综合整治,市场秩序明显改观。为了积极配合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市、城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了农贸市场的管理工作,经常组织专项检查,成立了军民共建市场监管专业队,对市场、街道进行长期的专业整治。通过市、城区及有关部门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市区市场卫生状况有所改善,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了客家文化长廊和亲水步道等一批休闲健身场所,推进市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地段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城市管理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城市"六乱"进行综合整治,有效地遏制了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张贴、乱挖堆和乱丢吐等行为,乱贴乱喷小广告的"城市牛皮癣"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治安秩序日渐好转,广大市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日益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
  三是加强市政设施的改造及管理,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城市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管辖范围内的街巷基础设施,及时修复破损路面,清疏排水设施,更换、安装损坏或丢失的沙井盖;完成了市区永福路、永和路、宝源沿江路、宝源二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市区道路的无障碍设施;新增路口红绿灯指示装置,对市区道路指示标志和斑马线进行更新;增加公交线路,新开通市区到高新区工业园、市区到福新工业园、市区到源南镇风光村等公交线路,河源市城市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实施了龟峰公园首期扩建工程和笔架山公园建设工程,补种市区道路花木50多万株,种植时花20多万盆,新增绿化面积50多万平方米。目前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41.2%,绿地率37.6%,人均绿化面积11平方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管理不够到位,责任不够落实。
常委们在视察长安路和步行街时看到,路旁街道门前三包仍不够落实,许多店铺把垃圾扫到门外就不管了,有的店铺门前杂草丛生也没人清理;街道上四、五条无人管的狗到处乱跑,既影响市容,又给行人带来威胁;某些职能部门把门前的步行道圈起来,甚不雅观,行人只能从机动车道行走;几乎每个路口都有一个烧烤档,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市容,而且烧烤带来的噪音和浓烟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2、环境卫生存在死角。从视察的街道看,一些街道的卫生状况比较差,垃圾乱倒乱放现象随处可见,绿化带管理不到位,垃圾倒在绿化带里没人清理,一些枯死的花草仍然留在绿化带上,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卫生长期没有清理,污水横流,恶臭难闻。
  3、沿街摆卖现象突出。市区市场普遍存在容量小、设施落后的问题,市场卫生环境较差,沿街摆卖现象突出,占道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长安市场于2006年2月份改变用途改建为长安商场,原来在市场经营的摊档都摆在下岗职工就业街上,一些摊档还摆在长安路上经营,造成就业街的卫生状况差,还严重影响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源城区步行街的路中间形成了摆卖摊挡,既影响市容,又影响了步行街的交通秩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4、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视察中发现,市区有17条主要街道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如长安西路和长安中路只有断断续续的导盲道,而到了长安东路就彻底没有了导盲道;大部分道路由于规划建设的滞后,无法设置港湾式停车站,许多车辆违规停放;有些市政排水管网设置不合理,致使排水不畅甚至不通,如文明路原发展改革局大楼门前下大雨经常出现水浸现象;街道果皮箱严重缺乏,如长安路从西到东仅看到4个果皮箱,远远达不到50米设置一个果皮箱的要求。
  5、管养费用缺乏。由于资金缺口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创建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道路和绿化的管养工作也同样由于资金的缺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如绿化投入标准我市仅有每平方米2.75元,与同为山区城市的梅州市每平方米7元的标准相差甚远。又如按照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三配备环卫工人的要求,市区30多万人应配备近千名环卫工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市区仅有600多名环卫工人。另外环卫工人的待遇相对也比较低,平均月工资仅有500元,据源城区反映,从社会上招聘环卫工人困难较大。


      三、意见建议
      1、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创建意识。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是综合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也是城市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省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加强检查督促。要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创建意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模范实践公民道德准则,在全社会范围内引领文明新风,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在现代文明市民教育、文明社区创建、文化大市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与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建设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
      2、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要按照《河源市创建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的要求,继续建立完善由部门一把手任总指挥,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其他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部门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着力抓,相关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科室及完成任务时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局面,为我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二是要增加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建议参考省内兄弟市的做法,适当增加市财政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城市管理档次低、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上下联动。要健全和完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城市社区组织,增强社区组织的功能,当好主人翁,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主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人人动手投入创建活动。
     3、进一步加大城管执法力度,狠抓落实。
  一是要根据河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城市管理执法地方性法规,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二是要成立一支能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化解各方面矛盾、具有执法主体资格、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综合效益的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支队伍、两级执法、三级责任、四级网络的系统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一体化、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三是要统一城管执法行政处罚权。规划、工商等城市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授权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权,避免多头管理、多头处罚现象的发生。
     4、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要理顺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城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对市区街道、市场等进行分片分区承包管理,防止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发生;二是要积极探索,将部分城市管理职能推向市场,解决城市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可建立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委托企业对城市卫生、绿化进行管理,城市管理局负责检查督促落实的机制;三是要加强规划建设,制定科学的中远期城市发展目标,修正不利于城市管理的近期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
     5、进一步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投入,规范市场管理。
  一是要加大对新规划市场的开发力度,以减轻目前市场的压力;二是要对老化残旧的市场进行改造,对拥挤不堪或因摊档紧缺难于满足经营者需求的市场,应就近建设一个新的市场或就开放一些可供经营者摆卖的内街,划定摊位,纳入相关部门正常管理的范围;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对市场的管理,对因产权变更而私自改变市场原有功能的市场业主,要责令其恢复市场的原来功能。

                         

政协河源市委员会

   二OO七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