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知识>> 政协理论
发挥我市港澳地区委员新时代的双重积极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8-07-27 10:51

发挥我市港澳地区委员新时代

的双重积极作用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  黄之敏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包括港澳台侨外事工作在内的人民政协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工作如何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进一步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和打造“两个河源”,是新形势下政协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市各级政协干部肩负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政协港澳委员的地位和作用

港澳地区委员是政协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境内政协委员不可替代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港澳地区,多数为港澳各阶层各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接触发达国家的东西多,视野开阔,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都有其代表性,其位置相对超脱,履行政协职能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成为政协中的一员,有效拓展了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为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政协在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中彰显了“人才”“智库”“精英团”的作用。目前,河源全市政协(含县、区)往届港澳地区委员有261人,本届市政协港澳地区委员36人,他们是港澳乡亲中的佼佼者,大多在港澳地区有实力、有能力、有感召力、有影响力。他们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为促进河港澳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擦亮市政协工作品牌,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积极参与港澳社会政治事务。一是积极参与社团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港澳地区委员在港澳社会政治事务中的中间骨干和引领表率作用。参与社团组织并在其中领导工作是发挥港澳委员在港澳社会政治事务中的中坚骨干和引领表率作用的最好依托和载体,在港澳的河源籍社团始终正确领会和自觉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主动参加相关活动,在港澳历次重大社会政治事务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特区政府和中联办的高度评价。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河源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在河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实践中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有力地提升了港澳委员在港澳地区社会社区及市民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动员力。二是有机结合河源市政协工作,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在港澳社会政治事务中的旗帜作用。港澳委员是“爱国、爱港、爱澳、爱乡”先进分子,更是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一面旗帜。河源市政协每年赴港澳召开全体港澳委员座谈会,介绍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听取委员意见建议,每年组织港澳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考察、调研和走访委员企业、座谈等政协常规工作,始终突出港澳委员的主体性,注重把港澳委员发挥旗帜作用与市政协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始终。

(二)积极参政议政。一是在政协全会和常委会专题议政中建言献策。每年的政协例会期间的大会互动发言环节,港澳委员代表都积极踊跃发言,与市委市政府领导互动,成为新闻媒体采访的焦点;五年来,港澳地区委员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约100件,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等方面,其中不少提案和社情民意质量较高,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采纳,获得市民的好评。如《关于改进市区交通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关于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建议》等提案和建议,转为了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创园”“创文”工作。二是在专题视察、考察和调研工作中出谋献策。五年来,港澳委员参加市政协开展的专题视察、考察和调研活动达50人次,每次活动都积极参与,并提出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促进了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如《关于市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专题调研》,提出港湾式停靠站建设,提倡市民绿色出行,为市区美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积极发挥社团平台作用。我市港澳地区委员依托香港河源社团总会、澳门河源市同乡会、香港河源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下称联谊会)等社团组织,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河港澳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其中,在2017年初组建成立的联谊会,是河源市政协贯彻落实全国政协提出“要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的要求,不断创新政协履职平台的一项重要举措。“联谊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历届港区委员搭建起一个长期联系沟通和合作发展的平台,增强政协委员对河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探索并促进港区委员凝聚力量、壮大爱国爱港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积极参与河源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市政协注重发挥港澳委员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协助委员参与和推动扶贫、助残、救急、兴教等专项活动,为我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推出“光明行活动”,近五年来,全市共有700多名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复明治疗。二是推动“香港摘星计划”落户河源,从2012年开始至今,按每人就读大学四年、每年6000元人民币标准,共资助河源市92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三是鼓励委员捐资兴校助学。五年来,委员共捐资429.232万元,资助我市贫困学生读书、兴建教学楼、开设“政协希望班”等助学活动。

二、新时代下进一步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政协工作,特别是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并在2011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在特区和内地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鼓励他们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我市各级政协组织虽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工作方式有所创新,工作成效有所加强。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然面临不少新挑战、新问题,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探讨。

(一)实现港澳人心的回归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港澳地区的发展情况看,人心回归祖国已是大势所趋,政协对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的工作还要不要加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经济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谐进一步成为港澳社会的主流共识。同时,制约港澳长期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反华乱港乱澳的势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中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港澳居民的诉求趋向多样化,对祖国的认同度有待增强,实现港澳人心的回归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二)缺乏发挥港澳委员作用的对接平台和载体。港澳地区委员除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会议、培训等常规活动外,甚少有机会参与深度、具体的参政议政活动。一方面反映出市政协乃至全市缺乏吸纳港澳委员参政协商的平台和载体,缺乏有效的参与形式;另一方面反映出各方对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致缺乏建设对接平台和载体的主观努力。

(三)港澳委员知情明政渠道不多。没有建立起固定渠道,定期向港澳委员通报河源发展情况的机制,港澳委员了解河源的途径唯有公共媒介,接受的信息难以系统化,深度不够,一些信息难免浅表化,有的甚至是以偏概全的、不准确的。委员知情明政渠道不够畅通,对河源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全面,使得委员在履职方面难以议得准、督得准,从而影响了港澳委员参政建言的基础支撑和积极性。

(四)公益活动不够丰富。市政协港澳委员是我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某些重大的救济、扶贫、助学等项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但是,由于我市慈善公益活动平台窄,活动不够丰富多彩,没能很好的引导委员们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为社会献力量、为百姓献爱心。

(五)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一些委员存在只要委员荣誉,不履行委员责任的现象。比如,一些委员经常请假,甚少参加政协的会议和活动;个别委员会议上不发言,不提意见建议,或应付式的在其他委员的提案、社情民意上署个名字了事;有的虽然提了提案,反映了信息,也发了言,但内容表浅,价值不大,总体上存在港澳地区委员提案少、意见建议少的问题,对推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委员对市政协举办的学习培训班、河源政协讲堂等培训学习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影响了委员自身参政议政理论基础和知识积累的提高。

三、新时代下进一步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的意见建议

当前广东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政协组织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党和政府中心任务,大力支持引导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在河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和“两个河源”的实践中,继而实现率先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建立定期座谈通报制度,搭建港澳委员参政议政平台。一是建立市领导与港澳委员定期座谈制度。每年定期举行1-2次座谈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领导与全体港澳委员面对面座谈,通报全市当前政治社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有关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征询港澳委员建议,力求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建立港澳委员学习培训制度。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港澳委员的学习活动,由政府相关部门辅导最新的方针政策,有关工作的设想打算,为港澳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有更多的渠道了解河源发展情况。三是开通港澳委员“直通车”渠道。建立港澳委员参政议政函询制度,帮助港澳委员了解在建言献策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情况,从而提高建言的价值和前瞻性。

(二)精心组织专题视察活动,拓宽委员参政议政思路。履职之要在于知情。知情才能议政,知情才能出力。专题视察是政协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的意见重要工作,也是建言献策的一个重要形式。港澳地区政协委员大部分旅居港澳,对河源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得不够详细。对此,一是建议每年集中组织港澳地区委员开展一次深入视察河源五县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听取工作情况介绍、实地视察、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委员在大会上发言、提案、社情民意等提供基础。二是建议每年集中组织港澳委员开展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开阔委员视野、增长委员见识,进一步拓宽委员参政议政思路。通过开展各项专题视察考察和调研活动,为委员知情问政,当好决策参谋提供平台、服务和保障,助理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网络培训学习制度,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考虑到港澳地区委员受居住地和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不方便长时间频繁集中参加培训,建议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建立微信群平台,指定工作人员对接市政府相关部门,定时(建议每周)推送有关国情、市情、国内外经济数据、委员履职能力提升课件等信息供港澳委员参阅,让委员能够及时了解我市发展情况,并积极引导委员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四)完善委员履职考评机制,增强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强化主体意识,完善机制,提供载体和保障,不仅仅是为了让委员发挥作用,更是要让委员主动发挥作用。从本届政协开始,市政协强化了委员履职情况的量化考核工作。根据港澳地区委员情况的特殊性,建议除了常规性的量化考核标准外,还可以对港澳地区委员在港澳地区为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所参与的活动等作为考核内容,每次活动成果可通过专委会微信群进行反馈,专委会指定工作人员及时查收并登记入档案,从而提高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参政议政意识和责任感。

(五)完善港澳委员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政协委员在港澳社会政治事务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必须重视港澳委员代表性和结构性问题。在换届工作中,充分考虑委员代表界别的广泛性,把各阶层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支持特区政府施政,又热心和有能力支持河源发展事务的人士吸纳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从而扩大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的覆盖面和代表性,改善港澳政协委员队伍的结构,提高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的能力和素质。

(六)丰富慈善公益活动形式,激发委员报效社会热心。港澳委员是我市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充分调动港澳委员热爱祖国和报效桑梓的热情,市政协要积极协助委员开展扶贫助学等活动,营造以奉献为荣、造福社会为尚的氛围。比如以募集慈善资金用于河源慈善公益事业为主题,每届筹办一次大型慈善筹款主题晚会,透明专款专用账本,激发委员贡献社会热心,为我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打造市政协履职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