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知识>> 政协理论
发挥政协专委会基础作用搭建界别桥梁和纽带提升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水平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5-01-06 10:53

发挥政协专委会基础作用搭建界别桥梁和纽带提升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水平

 

吴国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这对人民政协健全界别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界别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界别是人民政协的特色和优势

政协委员来自各个界别,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和独特优势,是新时代政协履行职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托。政协界别的构成、调整和优化,是适应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各界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确保政协人民性的重要基础,充分地体现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

(一)不同的界别融汇于人民政协,是人民政协不断发展的动力。人民政协界别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质量。只有突出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优势,才能使人民政协议政建言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社会的广度,既有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只有做到对界别工作理论上充分认识、制度上有力推进、方法上准确运用,才能有效提升人民政协整体工作水平,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界别作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基本单位,是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按党派、社会团体、行业、系统等作出的一种区分方式。界别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政协界别的合理设置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广泛团结面和政治包容性。界别的设置为各界群众提供了与人大民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政协协商民主形式,扩大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政治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民主的范围,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权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界别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增进团结的重要纽带。政协通过各个界别及其委员保持与各界群众的联系,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达到联系一界、团结一片的效果,并通过各界别的团结联合实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大目标。通过界别发扬民主这条通道,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愿望和诉求能够得到充分反映,党委政府可以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集聚各界群众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

(三)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党和国家赋予政协界别优势更高的要求,在各项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政协事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群众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协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通过政协界别这一独特的、制度化的民意通道,让各界别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让党和政府得到从其他渠道不易听到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于建立健全党和政府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社会阶层分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政治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社会各界别的和睦相处,巩固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界别协商、界别提案、界别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以及界别视察、界别调研等活动,使界别群众中零碎的、分散的意见建议得到综合系统的表达,有利于提高协商议政水平,对于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界别优势,更是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有效途径。

二、发挥政协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搭建界别桥梁和纽带

政协专门委员会(专委会)的工作水平、工作状况、工作成效,直接关系政协各项工作的成效,关系政协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政协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的《专门委员会通则》指出,“专门委员会是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工作机构,是政协联系委员的重要纽带,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在政协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面对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专委会应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在政协系统内起着衔接上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对外联系若干对口党政部门,起到承上启下、接内联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健全政协专委会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专委会能够有序运行。同时,建立健全专委会与其他政协机构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

加强界别代表的交流和沟通。政协专委会要积极组织界别代表之间的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各界别代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加共识和协调。在交流中,可以提出共同关心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为政协协商议政提供参考。

发挥专委会在议题研究中的作用。政协专委会要深入调研研究各自所负责的领域,为协商议政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界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研究报告,为协商议政提供参考。

加强专委会的政策建言。政协专委会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建言,在决策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专委会可以向政府提出具体问题和建议,推动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同时,专委会也可以向政协全委会提出议题,引发全委会的关注和讨论。

增强专委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政协专委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履职水平,增强专委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专委会成员可以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可以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增加专委会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发表文章、撰写报告等方式,向社会传递专委会的声音。

三、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

(一)在加强专委会工作规范化建设上发力。一是强化专委会工作统筹。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领导,把专委会组织的学习、考察、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双向发力等活动纳入政协年度工作计划统一考虑、统一安排,进一步增强专委会工作的计划性和权威性。在专委会工作或活动安排上,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活动的频次、时间、地点、参会委员的选择上应考虑周全。如果活动开展少了,难以体现专委会的履职成果,不能充分发挥界别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如果活动安排多了,一些在岗在职的委员无法脱身参加。总的来讲,专委会活动既要坚持“经常性”,做到政协舞台“不冷场”;又要注意“适当性”,避免过频过繁。二是加强专委会制度建设。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要加强专委会工作制度建设,完善提案、视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界别与走访委员、双向发力等业务工作的程序和规则,确保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健全专委会会议制度,明确专委会主任会议、全体会议、工作例会等各种会议的议事范围、操作规程、时间频次,推动专委会工作经常有序开展。建立对口部门联系制度,拓宽专委会知情明政的渠道。完善专委会协商议政制度,综合运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等,探索建立诸如民情恳谈会、基层协商会等更为灵活务实的协商议政机制,提高专委会协商议政实效。三是严格专委会履职管理。建立专委会工作考评机制,根据年初工作要点,对各专委会全年的调研、协商、监督、提案、视察、双向发力、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界别、走访委员、运用政协云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量化,提出科学的考核办法,以考核促作用发挥。尤其要通过绩效考核,倒逼专委会想事干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全体会议的精神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政协职能职责,主动谋划工作,全面提升履职实效。

(二)在提高专委会组织协调能力上发力。专委会很多工作都是组织协调、提供平台、提供载体、提供条件的工作,要着力提高专委会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的能力。一方面,要发挥专委会的组织优势,提高政协履职的整体功效。政协委员是履行政协职能的主体。专委会作为联系界别委员的桥梁纽带,是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主体作用、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要发挥专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踊跃参与政协各项履职活动,形成履职的整体合力。要善于发挥委员的专业专长,突出专业优势,把专委会联系的专家委员和相关界别的专家学者吸纳到调查研究、委员视察、对口协商、形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中,努力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转化为专委会的工作优势,把委员个体优势转化为专委会整体优势,努力形成专委会工作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发挥专委会的平台优势,营造政协履职的良好环境。专委会不但是组织委员履行职能的工作机构,更是一个联络、联系、联谊、交流协作的平台。专委会承担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重点课题的调研、重大视察活动的组织等工作任务,牵涉面广,全局性强,仅靠专委会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好。因此做好专委会工作必须整合内外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专委会联系广泛的优势,保持与党政对口部门的经常性工作联系,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掌握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发挥好政协“话语权”作用,建立起互信、合作关系;加强与上级政协对口专委会的协作,争取支持和指导;加强与同级政协对口专委会的协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下级政协对口专委会的互动联系,加强工作指导,理顺工作关系。同时,要加强政协内部各专委会之间的工作协调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长,联合开展履职活动,整合力量、凝聚合力,形成整体优势。

(三)在提高专委会工作质效上发力。专委会工作提质增效,要锚定新使命新任务,立足工作职责,发挥工作优势。一要在服务中心大局上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专委会工作的重要准则。离开了这个准则,工作就会偏离方向,质效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基层政协专委会的履职工作必须放到党政工作全局中加以考量,放到政协工作全局中认真谋划,切实找准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专委会的工作才有意义和价值,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得到政协领导的认可,才能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工作质效才能提高。二要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专委会的工作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本、关注民生,在调研协商选题时,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民主监督时,把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把民生实事的办理实效作为重要方面;在提出和督办重点提案时,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时,更加注重倾听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着力推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上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系统“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市县政协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政协专委会与界别委员和界别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多做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部署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协调关系、消解矛盾、春风化雨的工作,及时主动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